上一篇
11.《岳阳楼记》知识点
11.《岳阳楼记》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二)古今异义
1.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指示代词,那;今义:丈夫。
3.南极潇湘 古义:南面直到;今义: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4.浊浪排空 古义:冲向天空;今义:把水等全部去除掉。
5.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目光;今义:景物。
6.沙鸥翔集 古义:停息;今义:聚集。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8.进亦忧 古义:在朝廷做官;今义:向前移动。
9.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三)一词多义
1.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往)
2.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3.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第1/5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