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我的叔叔于勒》知识点
16.《我的叔叔于勒》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本文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的《高卢人日报》上。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明显。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二、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三、字音词义
拮 jié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栈 zhàn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面上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
糟蹋 tà:浪费或损坏。
褴褛 lán lǚ:(衣服)破烂。
端详 xiáng:仔细地看。
恭 gōng维:为讨好而赞扬。
阔绰 chuò:生活奢侈,讲究排场。
煞 shà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嘟囔 dū nang: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四、主题概述
小说通过叙写菲利普夫妇因为弟弟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对他的态度也相应变化的故事,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势利冷酷、虚伪自私的人物形象,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盼于勒。写菲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和他们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赞于勒。插叙交代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归来的原因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9):故事的结局——躲于勒。
第1/4页
发表评论